高中一線教師對2022年高考語文全國卷的評析
1、對全國甲卷的評價
昆明一中楊仕云老師:
論述類文本閱讀體現穩中求新、穩中求變原則,和以往相同,試題重點考查篩選并整合文本信息,理解重要詞語句子含義,分析論點、論據、論證方法等。實用類文本閱讀采用的是多則材料的形式,內容為“雜交水稻的培育”,體現了時代性,引導考生對中國在農業方面的巨大進步加深認識與理解,從而增強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試題設計保持了往年試題的穩重風格,側重對考生重點信息的把握與理解,梳理分析概括文本的考查,對考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有較高要求。文學類文本閱讀使用兩個文本是一大特點、一大創新。文本一為小說節選,屬于虛構類文本,文本二為回憶錄節選,屬于非虛構類文本,內容相似,風格大不相同,這種形式對考生的文學作品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文言文閱讀從《戰國策》中選材,不再是以往考查多年的史傳文,以及去年的紀事本末體,突破性強,凸顯了命題的創新性;第11小題不再考查文化常識,而是考查文中的重要實詞的理解,且與教材所學要點關聯緊密,充分體現了“引導教學”“以考促教”“以考促學”的命題意圖。古代詩歌閱讀選材為兩首同題詩,重點考查對同一意象的不同內涵的理解,對學生把握詩歌形象、情感的能力有較高要求。語言文字運用試題考點涉及成語、病句、標點、補寫、修辭手法,題型變化很大,成語病句不再采用客觀題型,對考生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成都教科院袁文、成都七中游俊松老師:
試題材料親切平實,豐富多元,凸顯情境。作文材料選自《紅樓夢》“大觀園試才題對額”中的一個情節,既弘揚了傳統文化,又讓學生在更廣泛的領域思考其啟示,鼓勵其面向未來創新,彰顯了讓傳統文化傳下去、活起來的理念,使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與學生成長相呼應。語言文字運用中的“帶有媽媽專屬味道的槐花美食”,古詩中的“畫眉鳥”等語料,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便于學生理解。試題設問注重對語文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的考查。語言文字運用中將詞語和病句改為了主觀題的形式呈現,凸顯學以致用,這種題型可以體現了對語文學科關鍵能力的考查,引導學生系統精準地掌握扎實的必備知識,強調知識融會貫通,形成語言實際運用能力,讓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得以落地。試卷結構穩定,難度合理,與學情相符,具有較好的區分度。
2、對全國乙卷試題的評價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魯智瑛老師:
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便于理解。語言文字運用II模塊選取了對“眼中風”這種眼科疾病的介紹,多次強調“眼中風”不及時治療會導致嚴重的視力損害,提醒學生關注用眼健康。展現新時代發展成就,激發愛國熱情。作文題的材料選擇是“雙奧之城”的北京,對2008年和2022年兩屆奧運會上比賽成績、群眾體育、科技兩點、交通知識、國家經濟的列舉,展示了兩次奧運會中國家綜合實力的跨越式發展。這本就是學生生活中熱切關注的熱點,便于學生理解。改變了固化的試題形式。語言文字運用模塊設題新穎,打破傳統選擇題的形式,18題考查敘述人稱的表達效果,注重文字鑒賞的主觀表達。
河南省實驗中學焦文韜老師:
使用跨學科素材考查閱讀能力。實用文本閱讀選擇物理學對雪花的研究成果為閱讀材料,內容源于生活,便于學生聯系生活,準確理解閱讀材料,又采用了科學研究的視野,體現科研價值,彰顯了科技創新的時代精神和價值追求。試題范圍設置和難度要求依據課程標準,有意關聯教材。文言文閱讀的11題落實對文言實詞的考查,又采取比較釋義的形式,兼顧對教材中所學課文的重要實詞的考查。詩歌鑒賞15題關于送別詩的比較鑒賞也采用了與教材中的詩歌作品進行比較鑒賞的考查形式,強調對教材知識的掌握。
合肥六中彭勝文老師:
試題化人為要,強調文化浸潤。文學類文本選取的是蕭紅的作品《“九一八”致弟弟書》,文章通過自己的經歷,將個人遭際與國家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引導考生深刻領悟每個人的前途命運都與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聯的歷史規律。深化基礎考查,落實課程標準。詩歌鑒賞試題,文本選取的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的一首送別詩《白下驛踐唐少府》,后面問答題的設計是:“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這種把課外和課內相結合的方式,有助于喚醒考生的知識記憶進行合理推斷,從課內向課外延伸遷移,從思想內容上產生聯想。加強情境設計,關鍵能力為重。語言文字運用類的第17題,由原來給定成語考生選擇,變為讓考生直接填寫相關成語,在“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等方面做了積極探索。
3、對新高考全國I卷的評價
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王虹老師:
試題突出“立德樹人”導向。選取古代富有特色的思想體系、中國古典詩論、中國古代做人原則、圍棋等素材以及學生熟悉的歷史人物,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樹立文化自信。試題穩定,但是“反套路化”傾向明顯。就試卷結構、試題難度、難度梯度等而言,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是穩定的,注重對教材的回歸,對學科基礎必備知識的考查。這對今年全國各地受到不同程度疫情影響的考生來說,是極具人本關懷的,同時也體現了高考改革是穩步推進的;但是也充分體現了“反套路”化,注重因文設題,考查學生對學科知識、學科能力的靈活運用。
山東省實驗中學吉林絮:
素材厚植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在大閱讀的文本語料選擇上,信息類文本突出學術研究的民族性導向,文學類文本取材于漁夫拒劍的歷史故事、作文中“本手、妙手、俗手”的下棋之道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給考生很多啟發。試題以情境任務為載體。如信息類文本閱讀將《論語》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為國際外交的某種通用法則,結合材料進行解讀。既體現了信息篩選與應用的基本學科能力,又能引領學生關注時代。語用題目穩中有變,句式、修辭、定位補寫等作為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的傳統考點繼續保留,第21題考查代詞“你”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理解,非常靈活,能夠落實到考生的生活實踐中,對學生基本功提出更高要求。
廣東實驗中學倪曉龍:
試題有三大特點。一是注重基礎。文言文閱讀材料選自《戰國策》,《戰國策》中的文章是中學教材中的常客,敘事性強,適合中學生閱讀,其中的傳統文化精神很多都是我們學生感興趣并應該學習的。試題中的文化常識一向以來都是學生的難點,感覺漫無邊際,但今年的文化常識選擇了非常符合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要求,選擇了常見的“寡人”“百乘”等常見文言詞,選項中關聯了初中教材中的《鄒忌諷齊王納諫》的內容,難度適中,重視了平時語文學習的積累和運用,有效地指導了語文的教學和備考工作。二是有所創新。今年的試題在應用性和創新性方面都做出了新的嘗試。如語言運用的考查,向來是高考改革的試驗田,今年更加強了語言建構與應用的核心素養的考查。往年考查成語的使用一般考查近義成語的辨析,但今年考查在具體語境中填寫恰當的成語,重視基礎性和應用性的考查,難度有所提高,但真正考查學生的語言積累和運用能力,這一點對于語文的教學意義重大。學生的詞匯量尤其是成語量都在呈現一個下滑的趨勢,只會比較而不會獨立使用,使得部分同學表達簡單枯燥蒼白。成語的考查方式變化也是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視。三是保持平穩。題型總體保持穩定,在不同版塊的分值和不同題型上作微調。整體文字量適中,學生作答難度得到了有效控制,難度合理。這一點體現出試題在穩定的基礎上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了試題的開放性。整體來看,有效地減少單純的機械刷題,刷題已經是不再是應考的法寶了。
廣州市執信中學都昌其老師:
試題強化改革意識,落實題型創新。文言語料的選擇,突破了前幾年的人物傳記、紀事本末體的形式,基于敘事主線,展示不同人物事件及智謀的博弈,展示家國情懷,重視學生的價值培養。語用題的變化,強化了核心素養落實。一方面,對語言建構與運用有了一定的強化,成語的基礎積累、漢語基本語法的掌握、對修辭運用效果的分析,均體現出對學生語文必備知識、關鍵能力的考查。信息類閱讀語料及問題都涉及對學生辯證思維的考查、歷史小說閱讀的提問也有比較與思辨意識,而作文題在本手、妙手、俗手之間的展開辯證思考,凸顯高考評價體系的對思維素養的考查要求。
4、對新高考全國II卷的評價
重慶市教科院錢金濤、南開中學陸平老師:
試卷結構相對穩定,依然分閱讀和表達兩個板塊,共有現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四個部分,各部分分值也與去年一致;試題難易結合,難度合理。試題選材堂皇正大,充滿正氣和文化自信。選材注重可讀性,如文學類文本閱讀的《到橘子林去》語言清新,語言文字運用II關于“小城”的回憶性文字,讀來生動有趣;注重典型性和嚴謹性,很多文本屬于大家、名家之作。選材注意貼近時代、貼近學生生活,如語言文字運用I選擇了關于“天宮課堂”的語料,來自今年的新聞報道。再如作文以中央廣播電視臺一組介紹在不同行業奮發有為的人物的微紀錄片為主體材料,讓學生以選擇、創造、未來為主題,參加復興中學團委的征文活動,寫一篇體現認識和思考的文章,貼近時代,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試題緊扣課標、關聯教材。如信息類文本閱讀關聯了《紅樓夢》,文言文閱讀關聯了《論語》,古代詩歌閱讀關聯了《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增加了主觀題的權重,語言文字運用5道試題均為主觀題。
沈陽市第二十中學霍建華、遼寧省實驗中學關大偉老師:
試題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穩。試題結構基本與2021年相同,試題難度相當,試題命制有意關聯教材。古代詩歌閱讀材料選擇李白作品《送別》,有利于與教材關聯,降低閱讀難度,題目中提及教材中李白的選篇,形成比較閱讀。名篇名句默寫均符合《課程標準》篇目要求。第二是變。一是分值上,信息類文本閱讀19分,比去年多了2分,而文學類文本16分,比去年少了2分。語言運用分值由9和11分,改為7和8分。二是文本選材上,信息性類文本閱讀選擇了三則材料,屬于群文閱讀。文言文材料突破史傳文和紀事本末體的限制。三是題型設置上,第1小題創新使用了思維導圖的方式充分考查了考生對于文本內容理解的深入程度。語言文字運用5道試題全部采用主觀試題模式。第18小題成語考查題,以填空的方式和情境化模式靈活考查學生對于成語的識記和理解,給予考生充分的靈活性,同時也更全面地考查了考生成語理解和積累的深度,是一道兼顧基礎性、綜合性和創新性的好題。
相關推薦:
《2021新高考數學真題全刷基礎2000題》怎么樣?好用嗎?
《天利38套高考模擬試題匯編2021》好不好用?值不值得買?
《2021新高考數學真題全刷:基礎2000題》這本書怎么樣?好用嗎?